2005年6月10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帮偷税 帮贴息 坑国家 肥自家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独剑 刘伟明

  反正都要进口胶印机,为了让合资企业偷税,让内资企业能得到国家的贴息,杭州市某区的发展计划与经济局技术科长叶炯自告奋勇为两家企业牵线做“好事”。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近日,给国家带来巨额损失的叶炯被西湖区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2001年夏,计经局技术科长叶炯在检查工作时得知,区里的一家合资企业要进口一台胶印机。根据国家政策,因技术改造进口设备的,合资企业不能享受免税政策,但内资企业不仅能享受免税,还可获得政府的技改贴息。正好,叶炯知道区里的另一家内资企业也要进口一台胶印机,只要让其多进一台岂不“两全其美”?于是,在叶炯的牵线下,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见面了。
    紧接着,一份关于某内资企业要求引进两台胶印机的请示送入区发展计划与经济局,而作为计经局的具体经办人和负责人,叶炯大笔一圈后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免税指标到手后,为了应付上级和海关的检查,在叶炯的授意下,合资企业又制作了虚假的“合作协议”,并为自己贴上了内资企业分厂的“标签”。结果,内资企业因进口两台胶印机而获得政府技改贴息134万元,合资企业则逃掉应缴税款356.7万元。当然,为感谢科长在各项事务中的“点拨”与帮助,在2001年上半年到2003年10月,内资企业多次给叶炯塞上“红包”,共计有7万多元。案发后,两家企业都受到了相关部门重罚,而导演这一切的叶炯也被检察机关提起了公诉。